• 資料來源MAN牛耳藝術網
  • 對於柏林愛樂樂團的十二位大提琴手來說,1974年復活節的星期一是個不能忘懷的日子。那天在薩爾茨堡他們舉辦了他們的第一場音樂會,這是舉世矚目的薩爾茨堡莫札特國際音樂節中的一場演出。後來漢斯·史塔肯施米特在斯圖加特寫道:“當弦樂團的聲音一出來時,仿佛一個響鈴在所有的聽眾頭上突然響起,令包括赫伯特·馮·卡拉揚在內的所有聽眾都驚諤不已。十二位大提琴手的演奏博得滿堂喝彩,因為他們的演奏仿佛魔術般喚出了聽眾從來沒有想到的音樂效果,他們在聽眾面前展示了焰火般五彩繽紛的各種音色、多種運弓法、各種音樂體裁,從精巧的顫音、清楚的低音到花腔女高音的音區間縝密多彩的變化等等,完全改變了聽眾對於大提琴的看法。”

    “十二把大提琴”的組合從誕生之始便令全球聽眾驚訝,各種演出策劃人、電臺、電視臺爭相邀請他們。但“十二把大提琴”這種室內樂組合是如何誕生的呢?這要回溯到25年前。

    “十二把大提琴”這種組合的概念出自薩爾茨堡一群音樂編輯。當萊比錫著名的的大提琴教授朱利亞·克倫格爾(1859-1933)逝世時,他不僅遺留下崇高的威望和豐富的教學資料,還有一部為十二把大提琴所寫的讚美詩。在著名指揮家阿圖爾·尼基什60歲生日時,克倫格爾曾和他的十一位大提琴學生演奏了這首作品。這部作品的下一次演奏則是在阿圖爾·尼基什的葬禮上,然後它就湮沒了,直到薩爾茨堡的一群音樂編輯發現了它,然後詢問柏林愛樂樂團能否抽出十二位大提琴手將這部有趣的音樂作品作個電臺錄音。大提琴手們很愉快地應允下來,並在演奏中越來越喜歡這樣一種組合。

    但是當時使用十二把大提琴的曲目只有克倫格爾的這首讚美詩。一個偶然的機會大提琴手們得到了第二部作品,這個故事以《搭便車的費用是一部大提琴作品》為標題發表在1972年4月19日的柏林報紙頭條上。這部音樂作品的作者伯里斯·布朗徹說:“我的女爾塔佳娜喜歡搭便車在柏林閒逛,在這一點上她根本不順從我的意願。有一天她又偷跑出來,恰巧碰上柏林愛樂樂團的一位大提琴手。這位大提琴手好心地將她送回家門口——柏林市澤倫多夫區考斯街6號。這位大提琴手很驚訝地叫道:‘這是作曲家者伯里斯·布朗徹的家呀。’我女兒說:‘是的,他就是我爸爸!’這位樂手根本不相信,於是跟她開玩笑:‘那你父親必須為柏林愛樂樂團的12把大提琴寫部作品。’”第二天早晨,伯里斯·布朗徹打電話給這位樂手,感謝他的幫助,並一口答應為十二把大提琴寫部作品。” 布朗徹立刻投入了這項創作,1972年9月25日,這部名為《布魯斯-倫巴愛樂者》(Blues-Rumba philharmonica)的作品在柏林廣播電臺第10錄音室裏首演。布朗徹在這部作品中表現出的天才和非凡的想像力促使其他作曲家也開始為這樣一種不尋常的樂器組合創作作品。

    1973年,薩爾茨堡作曲家赫爾姆特·艾得應奧地利廣播電臺之約,為十二把大提琴創作名為《瑞特米卡旋律》的作品;1975年,應柏林音樂節之約,讓·弗朗索瓦創作同類作品《晨歌》;1976年,伊恩內斯·艾克納克斯應波恩市之約為十二把大提琴創作《Relours-Windungen》。“十二把大提琴”組合的成功給了赫伯特·馮·卡拉揚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以個人名字邀請格爾哈德·魏恩伯格也創作一部作品,由他在1976年薩爾茨堡音樂節指揮演出。這部作品便是《演奏——為十二把大提琴、管樂和打擊樂》。這是“十二把大提琴”組唯一一部需要指揮的作品,顯示了卡拉揚的手腕——對日漸獨立自由的樂隊低音絃樂器他需要加強控制。同年馬克爾·魯賓為維也納音樂節創作了一部弦樂協奏曲,後來,柏林參議院和德國政府委託以色列作曲家諾姆·沙裏夫為“十二把大提琴”組創作一部作品,作為慶祝以色列政府成立30周年的禮物。這部名為《Tr?y Assar》的作品於1978年在泰爾阿文首演,演出博得滿堂喝彩,並獲得了以色列政府頒發的“室內樂最佳演奏獎”。隨後的作品還有:崗特·比亞拉斯1978年為瑞士音樂節創作的《Assonanzen》、魯道夫·克爾特波恩為1980年洛桑音樂節創作的《場景——為十二把大提琴》。

    烏都·齊默爾曼於1984年創作的《Canlicum Marianum》還是個政治事件——這是東德第一流作曲家首次為西德演奏家創作作品,意義非凡。這部作品於1985年5月28日在德累斯頓音樂節首演,博得東、西德雙方的一致喝彩。

    1978年,作為德國電視臺“音樂的熱愛”節目的特約嘉賓,“十二把大提琴”組演奏了兩部風格迥異的作品:披頭士的《昨天》和《聖路易斯布魯斯》,這是收錄在披頭士樂隊最後一張專輯中的兩首歌曲。從此,“十二把大提琴”組開始對輕音樂感興趣,並開始改編披頭士樂隊的許多歌曲。像當年莫札特和貝多芬根據那時的音樂作的變奏曲一樣,這些充滿藝術品味的改編給輕音樂豎立了全新的典範,他們有時大膽地放棄原曲風格,有時又巧妙地將原曲旋律處理得若隱若現。本張CD的曲目改編者為沃納·穆勒和魯夫·庫恩。1982年“十二把大提琴”組榮獲德國錄音獎。

    “十二把大提琴”組還參加了許多重大的政治性場合的演出。他們曾在美國總統來訪時演奏,在北約首腦聚會上為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演奏,在“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上演奏。1988年他們隨理查·馮·溫薩克政府代表團訪問瑞典。1990年他們在日本天皇的宮殿中演出,這次演出具有點特殊意義,因為天皇本人年輕時也學過大提琴。

    1992年,“十二把大提琴”組舉辦了一場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大提琴音樂會。在7000名熱情的觀眾面前,384位大提琴手連袂登臺。這場音樂會是為了紀念波茨坦建立1000周年,在具有750年歷史的柏林市澤林多夫區舉行。這場音樂會同時是來自柏林愛樂樂團的“十二把大提琴”組成立20周年紀念音樂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th Ai-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